搜索
查看: 2036|回复: 0

刘庆长篇小说《唇典》创作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复制链接]

4770

主题

477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38
发表于 2018-3-23 08: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17日,刘庆创作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收获》杂志社共同主办。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著名评论家程德培,《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李舫,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光东,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张生,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学昕,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栾梅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何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莉,《收获》杂志副主编钟红明,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符树芬,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平,《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徐勇等二十多位评论家与会,共同展开了中国文学批评界的一场最高水准的严肃探讨。
看点
01
《唇典》是2017年中国文学天空划过的一道闪电
当天下午13时许,刘庆创作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主持。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陈思和与《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首先致辞,表达了对本次研讨会以及刘庆文学创作道路的期望与祝福。

2017年,作家刘庆发表了最新作品《唇典》,这是他历时十五年完成的一部54万字的长篇小说,作品最初发表于《收获》杂志2017年长篇小说春季号,全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前刘庆的作品《风过白榆》和《长势喜人》,最初也是由《收获》杂志首发。
《唇典》一经问世即引发国内文学界多方关注,在中国小说学会2017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中,《唇典》荣登长篇小说榜榜首,该作品同时入选2017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榜(专家榜)、《扬子江评论》2017年度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榜等。
在研讨会现场,各位专家学者更多地围绕刘庆的新作《唇典》畅所欲言,既有热情洋溢的表达也有冷静理性的思考。《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对这部作品的欣赏溢于言表,他说,小说虽然是关注历史,但在小说里可以看到寻根文学的延续,也能看到先锋文学的延续,也可以说是先锋文学和寻根文学这两种在上世纪80年代最热议文学样式的结合。人物塑造上有一定的模糊性,作家在以一种不确定性的东西展现人物对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把握的处境。人物本身在大的历史背景和潮流中很难把握自己,这是对人的处境的追问,这样就具有先锋文学的意味。
宗仁发借用小说《繁花》是划过2012年的一道闪电的说法,认为《唇典》是2017年中国文学天空划过的一道闪电,建立了一座与东北有关、与边疆有关的人情世态的博物馆,考验着我们对文学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评论家程德培也对《唇典》中的人物塑造印象深刻。“不是用正面写,也不是进入人的内心写,而是写得像幽灵一般,很精彩,我的感觉这些人物都有仙气,或者模糊感。小说应该就是这个使命,把许多黑白分明的东西悬置起来,要写出不可认知性。”
在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的阅读过程中,他想到了莫言的小说。他说,对于一个作家,特别对一个优秀作家来说,创作不是封闭式的,而是总在影响的过程中流淌。杨扬认为,小说从文学的世界展示萨满在20世纪历史过程中,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作为一种历史的参与物,有着怎样的作用。很多思想启蒙者或者说现代化的思想描述过程中,萨满肯定是作为一种很落后的东西,有待于启蒙、有待于解构,但是在小说里可以看到他是作为活生生的历史参与因素,显示自己的魅力。所以从小说写作方式包括理解方式来说,小说提供了一种参照,也就是说21世纪当我们来把握文化、把握历史过程中,如何寻找一些新的文化因素、新的参照,从这个角度来说《唇典》的意义重大,是一种实验。读这部小说好像在提醒我们,21世纪的小说要走到什么样的程度。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说需要新的提炼、新的把握、新的理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则提出,作品同时呈现出革命历史题材类作品和沈从文式的地方性文学传统的特征。“毫无疑问,《唇典》不是一个我们熟悉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也不是沈从文作品的翻版,更加不是萧红《生死场》的翻版,装不进所谓宗教文学的套子,也装不进新历史小说的套子,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的套子都装不进。以现有的概念去套时,会发现它提供了比这些更新、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作家的自觉意识。”张业松说。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徐勇将视角投向上世纪60年代的一代作家群体,认为60后作家们在文革背景下成长,经历了死亡又跟死亡若即若离,由此构成的成长写作经验,可以概括为压抑、苦闷、沉郁,而这可能正是作品提供给文坛新的经验,不同于50后的作家,也不同于70后的作家,这是一种夹缝中生存的一代人的独特经验。
看点
02
反映东北大地百年来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栾梅健毫不掩饰对这部小说的热爱,他表示,《唇典》这部小说书写的是百年来中国大地上的一个“生死场”。对中国近现代有一些了解就会知道,不断发生的各种政治运动、各种各样的战乱、兴起的变革,就像一阵阵风一样,这个本身就非常神秘。小说中还写到了曾经发生在东北大地的各种匪灾、旱灾、虫灾等等,在这当中人怎么样苟且其中,飘飘荡荡,小说非常形象地反映出近百年来东北大地的深重灾难,凄风苦雨,命运纠缠,那是关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的历史。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光东读这个作品时,感受到有一种传统、精神的氛围时时敲打着他,提醒着他:在这个时代还有一种民族,还有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民族的传统精神,当它和整个20世纪中国东北地区变化的历史结合在一起时,这里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王光东认为,“这部作品把现实层面和历史层面纠缠在一起,小说中出现的事件和波澜壮阔的20世纪的历史,在今天很难看到,这是一部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内涵的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莉谨慎表示,这部小说呈现出很多完全陌生的内容,打开在读者的视野里,让人认识了不一样的东北。作品有跟《生死场》相近的地方,《生死场》是写的天地不忍、生死混沌,《唇典》也有这样一个追求。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学昕在《唇典》中看到了东北志的格局,他认为作品虽然没有刻意的史诗追求,却通过原始化的状态呈现,达到了史诗品格因素,小说格局开阔,视野宏大,将历史和个体人物命运交融,具有浑厚的命运感和思想性。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则结合了刘庆的前两部小说《风过白榆》和《长势喜人》,分析《唇典》的题材拓展,认为跟前面两部小说相比,《唇典》加入了民族志甚至人类志的元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族群的兴衰。
看点
03
中国大地的“百年孤独” 《唇典》重塑作家的家园史
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张生快人快语,他开宗明义地说,我看到刘庆的这本小说第一个感觉这是一部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张生认为,这是有中国或者东北作家刘庆成长故乡的地方色彩的“百年孤独”,这个小说有自己的元素。刘庆是生于60年代的作家,每一代人都会重塑自己的家园史、重塑自己的历史,只有当一个作家开始重新反思和描写自己的家园史时,才是成为大师的开始。一个真正伟大的作家就要到了反思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文化以及我们一百年以来如何演变的过程时,真正的作家才开始。所以《唇典》意味着刘庆作为优秀作家的诞生。
不少专家同时为作品把脉,提出作品的一种新的可能,将研讨会的学术讨论氛围推向高潮。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直言,书写东北历史存在困境,即当作家面对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地缘政治时,也不得不面对多重任务的陷阱。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对刘庆小说中丰富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带来的惊喜表示赞扬。他认为,作品里有很多的名词,很多的动物、植物,很多很奇怪的动词,有很多底蕴。这些事物带出了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把这些名词、动词和特殊的比喻去掉,这个生活世界就没有了,会变成一个跟我们一样枯燥的世界。但《唇典》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阅读的惊喜。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何平提出,应该把《唇典》作为回家、作为灵魂以及作为寻找的小说来看待。“一个人的个人成长史,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百科全书的小说,我们只是用了一些地方志新概念,作为一个作家提供的历史知识可能具有冒犯性,比如说这个小说中很特殊的,属于他的那种生物世界,可能对我们日常生活构成一种冒犯,但是对于刘庆来讲可能就是属于刘庆自己的小说。”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平在读完整部小说后,首先想到了《白鹿原》。在黄平看来,陈忠实先生的历史长河比较依赖于宗法家族,但是在《唇典》当中什么才是这根“定海神针”,作者选择了萨满教。把萨满教理解为一种宗教,不如说是一个形而上的精神故乡。黄平热情赞美《唇典》,“对东北文学而言这是我个人有限视野当中看到的第一部体量巨大的存在。但是怎么真正消化20世纪中国的历史,依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其实刘庆老师写“百年孤独”的难度更大,无论在政治层面、文化层面等等,方方面面依然没有得到一个有效的整合,谁能做这个工作,面对口口相传的历史,还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
《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著名评论家黄德海认为,小说是虚构的,但并不是说没有真实发生过的就是虚构,而是要用新的方式重新构造一个精神的事实。
看点
04
描写东北人心灵史 爱是源于心底的圣灵之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李舫将观点化为文字,她认为《唇典》涵盖了自1910年以来到所历经的诸多决定时代走向的历史事件,但细读起来,这些关键性的历史事件在作者的精心叙事中,全部退回到背景式的存在。毋宁说《唇典》为我们呈现的是:在时代的风云嬗变中,在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中,在战争与和平的交迭中,在苦难与安定的轮替中,这一方人民的心灵运动史。其实,描写东北心灵史的文艺作品并不在少数,如果说萧红、萧军的作品呈现的东北人心灵史与现代中国心灵史的接轨,那么《唇典》或许可以看作是东北人心灵史与近代中国心灵史的碰撞。
在李舫看来,爱是源于心底的圣灵之光。《唇典》的结局是满斗的出走,这次出走是对灵魂树的追寻、也是对一代人的守护、更是对逝去者的爱,对苦难者的悲悯。作者试图向读者传递的是“悲悯是摒弃狭隘的道德判断之后的大爱,只有无私的大爱才是唯一的救赎之路。”从全篇来看,人会在纷乱面前做出不同的选择,人的精神在遭际苦难与战争之后也会被重新塑形,它或许会变的凶残、丑恶。但总有一些人依然坚守着这份源自心底的爱与暖。从根底上说,作为萨满,它守护的其实是源自人心底的爱。由此,毋宁说作家刘庆为我们探寻的是:正是心灵内在的爱,才使人们不至于在执著中毁灭、在熔铸中迷失,才会在历经透彻心骨的断裂之后去原谅、去宽恕。这份爱其实并不源于被束之高阁的神明,它是人们心灵的底色。
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符树芬也关注到,《唇典》中的“灵魂树”,是被安排的一种追寻灵魂的过程,通过比较诗意的方式,让每个亡者得到安息。符树芬认为,萨满在东北,包括萧红为代表的作家当中,都曾经有过不同的表达,但是真正探寻到萨满的精神内核,在小说当中借助故事外壳进行比较集中的思考和探讨,刘庆是目前走得最远的一位作家。“生命的本质要追求高贵和自由,即便生存的空间比较狭隘,但是生命的尊严有回旋的余地和空间。我想刘庆在这部小说,是在一种比较苍凉、喧嚣的空间里开拓了一种辽阔和奔放。”
《收获》杂志副主编钟红明则反思,《唇典》里写出的萨满在东北地区的日常性,这种写作态度跟其他写到灵魂、魔幻、传奇性是不一样的。这种日常性在老百姓生活中,既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显然又高于一切,就像李良萨满曾经说过“对一切要抱有敬意”,看到小说最后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敬意。也许所有这块土地上的人,如果没有经历一种极度苦痛就不可能再生。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近几年来国内的文学作品中,《唇典》是2017年长篇小说的最大惊喜。同时,嘉宾们还就文学作品中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宏观历史框架中的个体是否只能裹挟其中等问题进行了富有延展性的探寻和热烈的讨论,并对刘庆未来的创作提出期许,体现出中国文学批评界良好的学术氛围与深厚的艺术思辨能力。

附:作家简介
刘庆,现任华商晨报社社长、总编辑。1987年开始发表诗作,1990年发表小说处女作,1997年在《收获》杂志1期发表长篇小说《风过白榆》,199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02年长篇小说《冰血》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03年在《收获》杂志3期发表长篇小说《长势喜人》,2004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并被中国小说学会评定为2004年中国小说长篇小说榜的上榜作品。2005年短篇小说集《信使》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唇典》发表于《收获》杂志2017年长篇小说春季号。全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被中国小说学会评定为2017年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榜榜首作品。小说曾获东北文学奖、长白山文艺奖、吉林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热点新闻
长春市民网上搜苹果售后门店,结果搜个“假的”!手机被拆了还让加钱(语音版)【2018.3.22新闻速览】
离异夫妇甜蜜对话看傻网友!她现任老公竟这样回应…太意外了
23岁已经是4个孩子的妈,美丽的她撩起衣服,吓人...
空腹到底不能干什么,一份清单把禁忌列全了
“全国最小的山”火了!只有0.6米,网友:我一脚就能到山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长春门户网站

长春门户网是网民了解长春的网络窗口,同是提供长春地区百姓生活分类供求信息的门户网站,同时提供长春网站建设、长春网站设计,我们将逐步的完善网站分类信息资源;

长春门户网二维码

联系我们

  • 工作时间:早上8:00 - 晚上5:30
  • 投稿联系:13624467185(微信同号)
  • 反馈邮箱:5053050@QQ.com
  • 公司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亚泰大街与自由大路交汇五环国际大厦1408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c! ( 吉ICP备2021009740号-8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