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70|回复: 0

网易前副总裁杨斌:媒体人为什么离职创业?优势在哪?

[复制链接]

4770

主题

477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38
发表于 2018-2-12 07: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一篇关于媒体人高管创业的文章《记者创业靠谱么?网易前总编辑们,已经开始统治创业圈!》火遍互联网。媒体高管去创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创业群体。
纷享销客总裁杨斌,是一位从业十几年的资深媒体人,曾是原网易公司副总裁、和讯网总编辑、新京报总编辑。他联合创立的“纷享销客”,是着重于为企业提供管理销售业务的SaaS公司。纷享销客于今年7月1日宣布获得由“北极光创投”领投的千万美元B轮融资,同时宣布服务的企业用户突破5万家。
纷享销客的创始团队,基本都是大企业的高管出身,而作为媒体高管创业,杨斌认为自己的优势是:“懂营销,懂人性,懂互联网文化”,但最重要的创业经验是“不要沿袭固有的经验,否则你会死在 自己过去的成绩上。”
以下为 《创业家》&i黑马 采访杨斌的口述整理:

前不久我到北大去做一个创业心得交流,用了马尔克斯的一句话来形容创业:创业就像“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 终点的火车”。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可能永 远不知道尽头在哪儿 ,你永远在更新迭代, 如履薄冰。据说马尔克斯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死亡跟他已经没有什么关系,而生命对他才有意义。”其实结果不那么重要。有好的结果固然好,即便结果不如人意,这趟体验本身也自有价值。
我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 和讯网供职。在网易任副总裁,直接对丁磊汇报工作,就职业经理人这一行来说已经基本触到了天花板,再往上走的可能性很小;即便提升了,工作也是同质的、重复的——这时候,创业就成为必然选择。
2012年7月31日,我正式离开网易创业。 从产品生产部门转向产品运营部门,从体制内媒体人转向体制外职业经理人,从职业经理人转向创业者——我的职业生涯,可以用这三个“转向”概括。 《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的从业经历,对我创业的基本思想有帮助。
这两份工作让我回归了常识:一个常识在报纸本身,遵循新闻专业主义。说新闻话而不说宣传话,说真话而不说假话,尽可能让报道客观一点,而不是偏激、高高在上——这实质上是产品意识。
另外一个常识在于商业意识——你的内容好人家就买,内容不好人家就不买。如果想创业,一切营销推广方式都必须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 现在从媒体出来创业的这些人,如果说谁将来能成功的话,那么从市场化媒体里出来的创业者,成功几率一定大过非市场化媒体出来的人。
和讯网的从业经历让我初步理解了什么叫作互联网产品。虽然在报社里我也曾主管内容,但此产品非彼产品。互联网产品是动态的,需要不断沟通、反馈,对人性洞察要更深入,UI 设计要更立体化。
另一个收获是建立了运营思维。传统媒体里没有运营的概念,所谓运营就是发行、广告,实际上运营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对市场意识、管理体 系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借助互联网模式运营,需要通过跟用户不断地互动与沟通,通过研究用户数据来优化、调整产品研发,这种运营意识是传统媒体里不存在的。
网易是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互联网公司文化。我当时直接分管市场,介入了营销,职业的整个综合素质在这里得到了拓展。要做一家创业公司,这些经验非常重要。 职业经理人跟创业者最大的差别在于, 前者有很多想法,但不能实现。如果你跟老板说,你认为这个事情应该这样干,但老板认为不是,那么你就不能干。这样你会很难受。
选择创业,压力、责任都比做职业经理人时更大,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每家公司都有独特的治理结构,这其实是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游戏,建立在大家充分信任、 彼此尊重的基础之上。
你要评估一下这个基础够不够牢靠。我和罗旭(纷享科技CEO) 肯定有一些不同意见,但是不会发生冲突,并不是非此即彼。
我41岁开始创业,总体来说是晚了,但晚也有晚的价值。我们是做B2B生意。年轻人去做B2C的创业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更能洞悉潮流和未来。B2B一定要建立在你对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充分理解、对运营资源的充分掌控上。年轻的创始人往往没有管理过大型企业,管理经验非常有限。
而且,很多B2B的产品都有教育用户的成本和易用性门槛。用户决定购买一款B2B产品,往往需要动用一个决策体系,会涉及到一群人,过程要复杂得多。有时我必须跟企业面对面交流,要去说服他们,这比B2C的门槛高多了。
曾有人调研过美国目前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创始人的平均年龄,其中B2C企业创始人二十几岁的居多,而B2B是38岁。 今年7月,我们完成了B轮融资,企业用户数突破5万。创业三年,企业的发展没有跟我当初的期望发生太大偏差,我得到的东西其实超过我的预期。
换句话说,也许我还有点小惊喜。你肯定不能逃离你的基因,但要时刻警惕它可能是你的包袱——以往的经验对你造 成的可察觉或不可察觉的、种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不敢说及时发现了问题,但创业过程中自己内心肯定有根弦在,知道什么东西可能会误导我。
作为创业者,我要经常告诫自己:不要沿袭固有的经验,否则你会死在 自己过去的成绩上。
附:《记者创业靠谱么?网易前总编辑们,已经开始统治创业圈!》原文(文章系【互联网圈内事】编辑,综合《财经天下》部分内容,):
注:以前,说起记者创业,大家都会问靠谱么?而网易系出来的一干总编辑和编辑,给了业界一个震撼的答案——除了已经上市的YY创始人李学凌是前网易总编辑。前网易门户副总编辑、现雪球财经的创始人方三文;前网易门户总编辑、现陌陌科技的创始人唐岩;前网易门户副总编辑、现春雨科技的创始人张锐.....这些内容生产者,转身成为了各个创新领域的创业领袖。
中国的门户网站一向是创业者的输出地,但是没有一家公司像网易这样贡献了如此多的成功者,更不可思议的是,这群创业者几乎全部是做内容出身。
曾经2012年,网易某副总裁传出离职风声,就在此前一周,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李甬刚离职。有消息称,网易CEO丁磊曾向李甬无条件赠送价值100万元的网易股票,作为答谢他为网易公司付出的努力,甚至曾开出准许网易门户事业部提前分拆、管理层获15%股份等条件,依旧未能挽住李甬的心。
而此次网易总编辑赵莹的离职,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尽管丁磊诚挚送别前部员离去,尽管赵莹声称自己离职是因“未打算在北京长住,选择重新规划未来”,但此次的离职不禁让人联想到曾经出走的网易“十三罗汉”。(均为网易前员工,多为编辑,后创业成功)。这一次的出走究竟代表了什么?
哦,又是网易
“反正丁磊一直有点不爽啦,”网易曾经的一名雇员爆料,“他一直觉得做内容的人怎么可能搞出一个好产品?”
不妨按时间梳理一下近几年从网易中高层离职的创业者:前网易门户副总编辑、现雪球财经的创始人方三文;前网易门户总编辑、现陌陌科技的创始人唐岩;前网易门户副总编辑、现春雨科技的创始人张锐;前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现教育社区粉笔网创始人李甬;前网易科技主编、正在粉笔网与李甬一同奋斗的帅科;前网易图片产品总监、现自主创建旅行照片分享网站的郭子威;还有要在“熟人生活社交”领域创业的曾理团队。
他们大多数人的创业项目现在看来还不错—雪球财经已经是美股资讯第一门户;陌陌和春雨发展势头强劲。在微博上,生命科学专业网站丁香园CEO冯大辉这样调侃:“丁磊先生才是真的创业导师。”
当记者们开始创业
互联网圈有个著名的段子:如果你想知道互联网泡沫有多大,就看身边有多少记者去创业。
这句话虽然更多时候被当成了笑话,但背后却是业界对媒体特质创业者的不信任。有太多案例证明,那些善于“纸上谈兵”、缺乏技术背景的内容生产者并不是合格的创业者。而网易创业帮的存在和崛起正在刷新这种认识。
从网易系创业者的个人职场经历往下挖,可以发现这些人的一个特质:他们几乎都有过在传统媒体做编辑记者的经历,即便去了网易,也多是负责内容部门。李学凌曾是《程序员》杂志主编;方三文在《南方周末》做过头版编辑新闻部副主任;张锐曾担任《京华时报》新闻部主任;郭子威曾是《电脑商情报》编辑;李甬曾担任《环球企业家》执行主编等等。
并不是已进入互联网公司,你就开始拥有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不能用某种思维给创业者来定性。产品经理的出身多种多样,但优秀的标准只有一个:能不能做出好产品。
而“记者”和产品经理还存在某种有机联系。做内容,尤其是跟新闻接触多了,看世界的方式会不一样,更敏锐,更贴合人性。这是纯粹的工程师无法相比的。
比如做内容出身的唐岩创立的陌生交友工具陌陌已经获得了超过一亿用户数,这一切归结于唐岩对人性的敏锐把握也不为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长春门户网站

长春门户网是网民了解长春的网络窗口,同是提供长春地区百姓生活分类供求信息的门户网站,同时提供长春网站建设、长春网站设计,我们将逐步的完善网站分类信息资源;

长春门户网二维码

联系我们

  • 工作时间:早上8:00 - 晚上5:30
  • 投稿联系:13624467185(微信同号)
  • 反馈邮箱:5053050@QQ.com
  • 公司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亚泰大街与自由大路交汇五环国际大厦1408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c! ( 吉ICP备2021009740号-8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