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石窟“敦煌模式”拓国际朋友圈 酿五年实现同步保护
中新网兰州8月9日电 (冯志军 高莹 闫姣)一年多来,常年致力于“扩大国际合作”的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不仅要像以前一样在重要场合反复推介莫高窟,还要利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机会对更多国外朋友“唠叨”关于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和庆阳北石窟寺的“事儿”。
“一定要让外界知道,知道了才会来爱护,如果他都不知道你的价值,还会说你们这些人在干什么呢?”王旭东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笑言,今年和一个法国朋友聊天过程中说起了麦积山石窟,后来他去了后“非常感慨”,并表示“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加上自然景观,应该是最好的旅游目的地。”
http://p0.ifeng
图为永靖炳灵寺石窟。(资料图) 杨艳敏 摄
“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会有一些旅游合作,把甘肃文化和自然景观推出去,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王旭东透露,东西绵延约1600公里的甘肃本来就是“石窟走廊”,今后敦煌研究院会对六大精华石窟进行“捆绑式”展览,大家一起“走出去”。
相比众所周知的莫高窟,尽管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和庆阳北石窟寺同样各具精华和特色,但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而长期“藏于深闺无人知”,其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利用水平亦参差不齐。2017年初,以上三个石窟被纳入敦煌研究院管理,与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一起,开启石窟管理“敦煌模式”。
谈及甘肃石窟管理“敦煌模式”一年多来的进展与成果,王旭东认为目前几处石窟的保护研究已经逐渐实现“一盘棋”。他举例说,比如近期炳灵寺石窟发生多年不遇的洪水,敦煌研究院马上邀请外面的专家和本院的专家赶去调查,并提出应急方案。
http://p0.ifeng
图为8月初,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受 中新网记者专访。 杨艳敏 摄
“新加盟”的三大石窟,什么时候实现像莫高窟一样高标准的“呵护”?王旭东给出了三至五年的“工期”。“那些地方几十年如一日,也付出了艰辛,但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它发展比较缓慢。”他分析称,六个石窟东西相聚一千多公里、南北相隔数百公里,不仅要关注文物安全,还要关注工作人员的生活状态,“不可能把一个模式完全复制过去,这需要一个过程和一种耐性”。
据介绍,敦煌研究院组织各个石窟管护机构互派工作人员常态化挂职交流,相互学习彼此的保护管理经验,一年来取得不错的效果,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入。
“研究是核心,保护是基础,传承利用是目的,这就是敦煌模式。”王旭东表示,如果快一点,希望三年能齐步走;稍微慢一点就五年,届时大家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按一个标准来进行保护、研究和传承。
?拥有205处石窟寺的甘肃是石窟文物大省,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被誉为“石窟艺术之乡”。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位列“中国四大石窟”,炳灵寺石窟和北石窟寺分别位于丝绸之路甘肃段南道和北道关键节点,榆林窟和西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