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868563 发表于 2018-8-8 10:18:26


                                原标题:“我的长江故事”摘选丨我早已不长待故乡,但江笛依旧入梦
【编者按】
六千多公里长江,滚滚东注入海,不舍昼夜;大小逾千条支流,串起半个中国,滋养众生。
大江奔流,洇润所至,故事丛生。这里有11省市的依江而兴,也有亿万生命的个体记忆。
在澎湃新闻日前推出的 “征集•我的长江故事”中,很多读者写下了自己的乡愁、青春,还有共建与共享的故事。
摘选如下,以飨读者,也欢迎更多的读者参与写下自己的长江故事(点击开头链接)。
http://n.sina-o-hhhczfa1990302.jpg
来往船只行驶在长江江面上。视觉中国 资料图
乡愁:我早已不长待故乡,但江笛依旧入梦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25岁
5岁那年,父亲带我去重庆,沿着长江溯流而上,在江上漂了一周。
父亲每晚喊我起来看窗外的航标灯,朦胧睡眼里,世界一片灯火璀璨,哪里是航标灯,我无法分明,匆匆一瞥复倒下再入梦乡。待醒来,天光大亮,对铺的阿姨慢条斯理地描唇画眼。
岩壁诡谲的丰都,苍翠清雅的小三峡,风尘仆仆但又俗世热闹的朝天门码头,记忆里它们罩上了神秘的韵味。
20年过去,三峡已不是当年的三峡,重庆也早已改换容颜,我和父亲也在这不可抗拒的时光力量下各自变化。
我早已不长待故乡,但江笛依旧入梦。
湖南湘潭市湘潭县 北漂 27岁
我的家乡在湘潭县,伟人故里,那里有一条江,叫湘江,从小唱着:“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湘潭县,出了个毛主席……”
那时候夏天傍晚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江边游泳。起先父母不让,后来实在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父母答应带着我下水,这是小时候觉得最幸福的事情。
可是慢慢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挖沙船出现了,再也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在江边游泳,我也离开家乡来到北京。
偶尔回家,还是会去江边站一会,回想一下小时候……
湖北武汉市武昌区 普通人 24岁
小时候,妈妈常常带着我去长江边,看火车过桥,看轮渡过江。
长大了,我也常独自走在江边,听歌,发呆。
有一天和妈妈聊到人老了之后,她说:“未来有一天,我化成灰之后,就把我撒向长江,宽敞。”
我转身,止不住落泪。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公务员24岁
记得我家那边有个幕旗山,爬到山顶,可以看见蜿蜒的长江。
所以,我看过长江的日出日落,听过江边的船鸣声,品尝过长江的甘甜,感受过长江的春夏秋冬……那时的心情跟现在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当时是一心想着离开这里,去繁荣的大城市;而如今,我来到了大城市,却怀念起淳朴的家乡。
也许,等我老了,我就回来和你住,希望你依然清澈明亮,一如我们初见的那样。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学生24岁
大学4年,在西安就学。
每逢假期,火车经过长江大桥,我知道,我要到家了。四年数十次的经过,我在江以北,地以西的陕西;家乡在江以南,地以东的安徽,思念斜跨长江。
余生若有幸,愿依江而住,伴着家乡,伴着那一江水,漫漫长长。
青春:我的长江故事,大概都是关于他吧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小白领 29岁
我是在武汉读的大学,毕业后一路南下来到广东,然后认识他。
在我还没爱上他的时候,他已不可自拔,于是在一次长沙同学聚会的时候,他抽空去了武汉。
他去了我曾经上课的教学楼,走了我曾经漫步的梧桐大道,吃了我曾经喜欢的风味食堂,然后在我的学校门口跳起来拍照,告诉我:他来到我生活过的城市,踏着我的足迹,追寻我的身影,这个过程,很幸福。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学生 19岁
我是来自山东的一名普通的学生,到武汉开始了大学生活。
刚到这里的时候列车从武汉长江大桥穿过,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看见盘踞在蛇山上的黄鹤楼,心中满是激动和憧憬。
而今已来到江城一年,经历了很多,心境也与初遇时大不一样,但这注定是我人生里最特别的一年,我终于和他在一起了。
我最低沉的那一天,独自一人在汉口江滩上,感到孤单和无助,他虽然身处遥远的东北,却一直默默陪在我的身边——江面上船只来往,汽笛声鸣,我见到长江就会想起他。
我终于鼓足勇气在这个夏天去见他,一路横穿东三省,漫漫长长。沿途经过松花江,我在想,每当他路过松花江的时候,会不会想起我呢?
我爱他,亦如长江爱这座平原。他也爱我,亦如松花江爱那片深泽。
现在想来,我的长江故事,大概都是关于他吧。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学生 22岁
据说和爱的人走完长江大桥全程,那么彼此的爱情会长长久久。
2016年的跨年夜,我们花费1个多小时慢悠悠地走完全程,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2018年5月18日她的动态是:和爱的人走完长江大桥,只不过这次此爱非彼爱。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 CEO 28岁
“旅客朋友们,列车现在驶入芜湖长江大桥,它是国家斥资33个亿,修建的中国第一个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在芜湖读大学的时候,每次回家,绿皮火车悠扬地解说着。
看着车窗外磅礴东去的江水,想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原来那远去的悠扬的广播和滚滚而去的土黄色江水,就是我那些年的青春啊!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互联网从业者 28岁
我大学是在武汉大学读的,一座毗邻东湖的美丽大学。
来武汉读书前不知道,武汉大学的校门名称也充满诗意,最独特的要属面朝东湖的凌波门。顾名思义,从凌波门走出校园,便可远眺波光粼粼的湖面。正对着凌波门的湖边,有延伸出去的平台……我们当年的毕业照就在这里拍的,照片里满是青春该有的样子。记忆中,当年隔壁寝室的女孩在凌波门外的平台上和她的男孩牵手、亲吻,武汉的浪漫全都在这江和湖里。
共建:以前索取了太多,现在要好好保护起来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学生 21岁
对长江系统的认识始于高中的地理课堂。
头发花白的地理老师总是动情地向我们介绍长江之于我们中国,长江之于我们浙江的重要意义。地理试卷上的区位分析题中常常绕不开长江的这一点却记忆犹新。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老师在介绍完长江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后,还特意补充上一句,以后治理和改善的重任可就落在我们头上了。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 工程师 28岁
2013年来到洪湖,来到长江边,开始了洪监高速的建设,到现在,停工、复工,五年了。
发生了很多故事,也收获了很多,在这里认识了我的另一半,结婚,生子。
今年年底要保证洪监高速的通车,可能下一年,不在洪湖,也不在长江边了。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 长江航运工作者33岁
长江,和我们一家有很深厚的感情,我的爷爷是长江航道局一名测绘专家,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是长江航道工作,可以说我生长在一个长江航运世家。
从小生活在长江边,天天听家里的长辈说着和长江的故事,诉说者长江航道的历史变迁。
现在,我也从事者长江航运工作,我们家平时吃饭聊的最多的也是和长江有关……
长江,一段割舍不下的情怀。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 57岁
我在1986年部队转业后,一直在长江支流的安庆破罡湖从事渔业养殖,渔业生态修复工作。在了解到一些养殖业对水体有较大影响这些知识后,作为一个退伍老兵,我及时说服合作社的股东,改为养殖对水体环境影响小,有淡水鳓鱼之称的翘嘴红鲌。
经过5年多的努力,合作社的翘嘴红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沿江一带的美誉度越来越高。
谈及这些变化,合作社兄弟们都激动的说,长江是条母亲河,以前我们索取了太多,现在要好好的保护起来。只有青山绿水,才是我们美好生活的保证。
重庆市云阳县 企业职工 23岁
长江是我声明里不了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我们家乡人民几十年的变化。
我们县城是一个移民县城,坐落于三峡库区,随着库区水位上涨,县城从老城搬到了新城,老城从此以后就淹没在水位线以下。
凭借着云阳人民的勤劳,以及党和国家的支持,一座更加美丽的移民新城出现在了我们的家乡。
长江不光是一条大河,它更是祖国富强发展的见证者,以及党和人民连在一起的血脉。
重庆市渝中区 应届毕业生 23岁
我来自重庆,今年23岁,是一名应届毕业生也是一名准长江公安。
小时候,朝天门的两江交汇伴我成长;长大后,我也将用青春去守护长江。
共享:感慨时代的变迁,感谢生活的恩赐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 职员 50岁
20岁的时候,懵懂的我第一次独自去上海打工,那个时候,出行更多的是轮船,要航行七八个小时,而去江南其他城市要靠摆渡船,长江就像天堑阻隔两岸的距离。
每次出门,在船上看着滔滔江水,满满的离乡背井的乡愁、暂别妻儿的泪水……
三十年过去了,一桥飞架南北,一顿饭的功夫就可以回到家里,我们感慨时代的变迁,感谢生活的恩赐!
安徽省安庆迎江 安庆大南门牛肉包子传承人 58岁
振风塔,万里长江第一塔;大南门,安庆最大的回民生活区,距离长江渡口咫尺之遥。两个地标性的名称,构筑了千年古城安庆的重要记忆。
悠闲地走在大南门的老街上,遇到一间不大的包子店,喝碗绿豆圆子汤,再品尝一只可口的牛肉包子,这就是安庆的记忆。
炉膛铁锅,滚油旺火,油煎出的大南门牛肉包子浓香四溢,和那些拿着硬币或者钥匙串排队的人,一起构成美丽的画面。
我们为这座城市而努力,为游子的记忆而存在。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公职人员 23岁
我是江苏江阴人,出生于这个江尾海头的滨江小城。
大学四年,从江阴到长春,每次乘火车经过长江,就感觉是新的开始和一段旅途的结束。离去时目送东逝水,回来时拥抱长江风。
小憩时我可以漫步在江畔的鹅鼻嘴公园,看着船来船往江鸥飞翔,听着汽笛长鸣人歌鸟语。
长江和大桥宛如亲人的存在,即使路再远再累,我也不畏惧困倦。
上海市静安区 学生24岁
来上海求学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浦江两岸在不断变化,上海给人的感觉也在改变。
曾经,从游人如织的外滩继续向前,浦江边是铁栅栏、水泥墙和工厂,经过时大概所有人都是形色匆匆。
后来,在徐汇滨江、艺仓美术馆周边,生长出了长长的绿地。有木质栈道、塑胶跑道和骑行道,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装置艺术,有颇具设计感的林间咖啡屋。工业的元素成了座椅、花箱,以更为艺术和实用的方式留存下来,让人忍不住就想拍个照发个朋友圈。 如今,在微风拂面的浦江边,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放慢脚步。
黄浦江给我的印象远不止于川流不息的货船、快节奏的陆家嘴,抑或是码头仓库和工地,它还有美丽的、绿色的江岸,细致的、充满人文色彩的公共空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长江故事”摘选丨我早已不长待故乡,但江笛依旧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