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陕西定边三起执行案被指全流程违法,涉事法官被诫勉谈话
“立案程序违法、案卷弄虚作假、执行程序违法、结案方式违法”,陕西定边法院三起执行案件的办理过程,堪称“全流程违法”的典型,被定边县检察院三份检察建议书披露。
http://p0.ifeng
7月11日,当事人田晶再次前往榆林中院反映该系列执行案情况。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王健 摄
7月11日,陕西榆林人田晶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要不是这三份检察建议书,我都不知道我们申请的执行已经被结案了,结案方式竟然是法官伪造当事人签名撤回执行申请书。”在上述三起执行标的228万元(本金)的执行案件中,田晶是其中一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两起案件的委托代理人。
对此,涉事执行法官万林向澎湃新闻称,“上面对执行结案率有要求”。万林称,虽然伪造了结案材料,但只是走内部程序,并不会向双方当事人告知和送达结案材料,“我们还会继续执行”。
定边法院在检察建议答复函中表示,从司法理念上讲,认同检察建议书,但存在执行工作压力大等客观情况。执行法官不存在程序违法及伪造结案方式的直接故意。该答复函还称,“从2006年起,上级法院要求各基层法院执行结案率为95%,2012年起,要求执结率为100%。”
榆林中院一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即便对结案率有要求,但法官也不能用违法的方式办案结案。该负责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当事法官业务不精。前述法院检察建议答复函显示,定边法院党组对案件主办人予以诫勉谈话处分。
事实上,在努力向“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迈进的同时,法院系统在规范执行上也下足了功夫,去年全国法院执行部门违纪违法立案人数398人。与此同时,最高法还密集出台一系列执行司法解释,出台“十个严禁”规定,严查执行违法乱纪行为。
检察建议指三起执行案全流程违法
因三起涉及本金228万元的民间借贷纠纷,陕西榆林人田晶近6年来屡屡奔走于各司法机关之间,“有128万是我出借的,另外100万是我担保的。2012年拿到胜诉的生效判决,当年12月向定边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至今拿到手的只有9万多元”。
为了让法院加大执行力度,2017年3月,田晶向定边检察院提交检察监督申请。2017年8月8日,陕西定边县检察院向定边县法院发出三份检察建议书,称定边法院在三起执行案件中执行活动严重违法。
三份检察建议书显示,定边法院在三起执行案件中的违法行为包括:立案程序违法、案卷材料弄虚作假、执行程序违法、结案方式违法等。
按照相关规定,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后七日内立案,但上述三起案件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拖延。
检察院查明,该三起案件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时间均为2012年12月,但案卷材料中的立案时间分别为2013年2月28日,2014年1月3日,2016年4月19日。
在这三起执行案中,定边检察院指出定边法院存在“未立案先执行”“怠于履行执行职责”等问题。如定边法院查封被执行人房产、车辆后,未积极组织拍卖、变卖。定边检察院称,“由于你院怠于履行执行职责,给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造成了巨大损失”。
2016年4月19日,定边法院在对“(2016)陕0825执626号”案立案当天,便以涉嫌拒执罪为由,将被执行人移送定边县公安局。
定边检察院查明,定边法院将被执行人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定边公安局,但移送的案卷材料内容并不符合拒执的法定情形。因此,定边公安局未予立案。
定边检察院认为,“626号”案“在被执行人已有大量财产被查封的情况下,你院未积极采取执行措施,而是通过直接将被执行人移送公安机关的方式转移责任,并在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后就此裁定终结执行,是对申请执行人权益的一种侵害。”
而“(2014)定法执字00022号”和“(2013)定法执字00020号”两起案件的结案方式更为荒唐。定边法院作出执行裁定书,以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私下达成和解协议,书面申请撤回执行申请为由,裁定终结相关判决书的执行,并送达了执行裁定书。
但定边检察院查明,上述两案“撤回申请执行书”均系法院为结案而伪造,相关司法文书上的当事人签名系伪造,执行裁定书也未送达当事人。检察院认为,定边法院此举严重违法,极大地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涉事法官被诫勉谈话
对于定边检察院的三份检察建议书,定边法院于2017年9月12日合并作出书面答复。
http://p0.ife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