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快速提升 城市教育基础承载力
正在奋力追赶超越中的大西安,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招才引智,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西”引人才落在实处。短短5个多月,全市共落户40万余人。西安市教育局局长姜建春表示,为追赶超越中的大西安提供更好的教育公共服务和保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使命荣光,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也正在为此全力以赴。
“任何一个现代城市发展,第一资源就是人才资源。人口的进入,尤其是年轻人口的进入,必将有效改善城市的人口结构,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大活力。如果没有大量的人才流入,深圳就不会在短短30多年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之都;东北如果没有大量的人才流出,也就不会出现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经济负增长。”姜建春表示,自西安市人才新政、户籍新政实施以来,已经产生了明显的人才聚集效应,这使得西安城市发展活力更为充沛,发展动力更为强劲。当前大西安发展正处在追赶超越的战略机遇期、城市价值的加速兑现期,要持续走好创新发展之路,仍然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必须下决心大力引进人才。
“但要做好人才工作,必然要提供更好的服务环境,需要在营商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产业环境等方面强化保障。以教育为例,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就学需求,同步做好学校建设、政策完善、服务优化等各项工作。”姜建春表示,近年来西安基础教育持续探索创新,其中,在学前教育扶持发展政策、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等方面都打造了具有西安特色、在全国范围产生广泛影响并被复制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
“但也不可否认,目前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仍然不均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不匹配的矛盾。”姜建春表示,对此市教育局当前正在国内组织紧锣密鼓地调研考察,启动国内名校引入办学工作。同时,全市将巩固和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成果,全面推行“名校+”办学模式,深入实施大学区学区长学校品质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将采取紧凑型大学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教育精准扶贫、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学校联盟等多种形式,通过组建“名校+农校”“名校+薄校”“名校+新校”等多种教育联合体开展合作共建,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到2020年,全市城六区“紧凑型大学区”占比达到50%,其他区县占比达到40%。到2021年,全市将至少组建140个城乡互建教育联合体。
姜建春表示,全市将下气力解决公办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偏弱的问题,除了要不断改善办学硬件条件外,还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用人制度的创新,为公办学校引进、培养更多的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总之,要通过培育、做大、做强公办教育资源,打造一批能够和优质民办学校相媲美的公办学校,让市民最终不再为择校而焦虑,真正实现就近上学、上好学校的愿望。
针对市民关注的2018年秋季入学相关问题,姜建春表示,市教育局前期公布的2018 年新落户人口适龄子女就学实施办法,已经在政策上做了全面考虑和安排。当前,教育、公安户政等部门已经建立起联动通报机制,深入街办、社区开展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的适龄人口普查,力求及时、全面掌握新落户人员就读需求及居住分布情况。下一步,各区县、开发区将认真制定工作细则,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要求,通过规范入学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切实解决好群众入学办事难题,以五星级服务员标准为新落户人员提供就学服务保障,确保适龄儿童就学工作无盲区、全覆盖。
“高标准建好学校,增加更多优质学位,是满足新西安人子女上学需求的根本之策。”姜建春表示,2018年秋季入学前,我市将通过加快推进已开工学校项目建设、统筹区域内办学资源、挖掘扩建改造潜能等方式新增学位10.11 万个,确保新西安人适龄子女都能顺利入学,着力提升城市教育基础承载力。未来三年,还将结合全市人口变化趋势,编制完成西安市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以新建、扩建项目为重点,优化学校布局,加大建设力度,为大西安持续吸引人才提供充足、有力的教育服务保障。
记者 任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