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无”代步车早该管管了
“动批”市场地下,二三百辆老年代步车一字排开,“攻占”了商场通道。这一非法占道经营的现象经媒体曝光后,西城区展览路街道迅速跟进,约谈商家。对此,舆论一致点赞,不乏有市民呼吁:对老年代步车“早该管管了”。
虽然名为“老年代步车”,其身份却是个“四不像”。说它是非机动车,却有四个轮子、高速驱动,诸多性能与汽车无异;说是机动车,却又牌照、驾照、保险等一应手续俱无;说功能是代步,却干着搬家拉货、接送小孩、甚至“黑车”等活计;说是提供给腿脚不方便的老人,驾驶者却不乏身强体健的青壮年……总之,老年代步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可谓无处不在。“不会开车,练两把就把车开走了。非常简单,给电就走。”销售人员口中的便利,听来让人胆战心惊。这样的“老年代步车”,给城市交通带来的混乱显而易见:乱停乱放、闯灯逆行、抢道行驶……司机、行人不得不瞪大眼睛、处处避让、时时小心。
“三无”老年代步车横行无忌、任意穿梭,工商、质监、交警、城管等似乎都应该管理、能够管理,然而却无一出手,何也?归根结底,还是身份的模糊性充当了“保护伞”,成了相关部门无法管的理由。遍查产品目录,找不到任何关于老年代步车的详细定义。身份的模糊让生产标准、管理标准等都无从谈起。于是,厂家各行其是,手工装配出形态各异的车子,就堂而皇之地开卖了;商家不是“无照经营”,产品未出现“质量问题”,工商、质监等部门只能袖手;交警看见满大街跑的这类车辆也是直挠头,不知道该按哪类规则执法。老年代步车“谜”一样的身份使其在监管之网中穿梭自如、野蛮生长。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面对老年代步车暴露出的管理盲区,必须下决心迅速堵上。前一阵子,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草案)》,明确了老年代步车的机动车属性,并将另行制定管理措施。而身份的界定,只是有效管理的第一步。在生产源头,许多企业已赚得盆满钵满,监管就意味着触动庞大的利益链条;在执法层面,数量巨大又分散的违法行为,无疑给执法带来挑战;从销售终端看,但凡存在一点牟利空间,“山寨车”“黑车”只怕就难以禁绝。种种困难环环相扣,涉及到方方面面,惟有政府统筹兼顾,各部门协调合作、下定决心,主动作为、形成合力,方能割掉这个社会痈疮。
生命安全无小事。短途出行需求再强烈,也不能通过“打擦边球”的方法来解决。试想,如果人人都贪图一时之便任性“代步”,那城市交通必然不堪重负,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谁都寸步难行。任何借口都不是危及交通秩序和安全的理由。期待有关部门尽快给这些非法生产、非法销售、非法上路的“山寨车”“黑车”亮起红灯,还道路交通井然之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