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大家万分期待的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预计将于10月1日
呈现在长春市民面前。
http://n.sina-fyssmme6814898.gif
如今,
经过重新设计与施工,
一个集合水文化元素,
让人们能更好地认识水、
利用水、善待水、亲近水的
好去处——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将在这里诞生。
http://n.sina-fyssmme4599131.jpg
十处景点效果图(以下图片均来源长春日报)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在哪儿呢?
就位于亚泰大街和净水路交会处
的长春市净水厂原址。
这里可谓闹市中的“森林氧吧”,
整个园区占地面积30.2万平方米,
其中园林景观面积达26.9万平方米。
4月1日,记者从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施工方获悉,崭新的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不仅是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水生态标杆,也将成为东北亚水文化主题展示园、东北最有故事的公园、长春的城市再生科普基地。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10月1日开园。
http://n.sina-fyssmme5807465.jpg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观景平台
这座“水公园”将被打造成
长春新地标,
这里如何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绿化资源?
如何让水文化情结再现?
如何让高科技理念和
景观设施融为一体?
海绵城市理念的水循环系统园区设计在保留历史印记的同时,现代化的理念也不能少,这不,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中就引入了海绵城市理念。“场地高差较大,有利于重力流排水,对于海绵城市收获雨水设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工作人员介绍说。记者了解到,园区周围的地形属于台地式,整体西高东低,高差约为28米,东西长850米,南北长606米。这样的高差对于雨水净化后回收利用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雨水的再次回收利用,园区内的绿化用水也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http://n.sina-fyssmme4599983.jpg
正在建设中的花窖
记者在一处沉淀池景观区看到,这里所展现出来的景观就是曾经的沉淀池下的石柱。施工人员将石柱周围的土层清除后,留下来的石柱就成了别具一格的雨水花园,配合渗透草坪等就能将雨水渗透至地下再利用。“以后,这里会安装一些带有感应的出水装置,喜欢打水仗或玩水枪的孩子们就有了最好的去处。”
来这里找寻长春供水文化园区里最为重要的水文化博览区别具一格,这里曾经是第一净水车间,始建于1932年,是园区内较有代表性的文物保护建筑之一。经过此次重新设计被改造为水文化博物馆,共分两层,一层展示长春供水技术科普展,二层做长春百年供水历程展,馆内陈列伪满时期的净水设备以及一台伪满昭和15年的水位仪。通过净水流程工艺展示、水文化产业遗迹再利用等方式,结合景观手法保留供水印记,延续长春的供水文化。
http://n.sina-fyssmme5807625.jpg
历史文化博览区内的文保建筑依照厂区原建筑图纸,修旧如故尊重历史文化遗迹
栈道局部架空近水亲水行走在园区内,一些半空中的支架引起记者的注意。一问才知道,这些支架是空中栈道的重要支撑。在一处曲折的滨水栈道处,记者了解到,这里铺装了节能型竹木材料,栈道局部或架空或伸入水中,能让市民在游园时最大限度亲近水、感受水。为满足游人需求,园区内设计了人行系统、自行车系统,让游人在快与慢之间,感受都市生活中的水文化。
http://n.sina-fyssmme4599541.jpg
木栈道
http://n.sina-fyssmme5807532.jpg
空中栈道在林中蜿蜒穿过
园区路面不见下水井盖临近采访结束时,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整个园区内竟然没有一个下水井盖。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园区都有透水铺装,停车场、市民广场、活动场地等区域都引入海绵城市理念使用透水材料进行铺装,能让雨水很好地得到收集。
同时,园区道路两侧还设置植草沟,能收集地表径流,引导、净化雨水,并将雨水引导至沉淀池、渗透草坪等区域。为了不出现重复开挖的情况,园区内采用综合管沟的形式,经过一次性开挖同时解决给水、消防、污水、电力等管线预埋。所以,下水井盖在这里就没了踪影。
http://n.sina-fyssmme5807726.jpg
园区内的雕塑
打造长春第一景观立体式停车楼为方便市民驾车前来参观游览,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从开始设计时,就把停车问题放在第一位。记者采访了解到,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不仅有现代化立体停车场,还有自行车道、车行路和慢跑栈道,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
http://n.sina-fyssmme5807446.jpg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观景平台(左)与景观式立体停车楼(右)互相呼应
园区入口处的现代化立体停车场,将被打造成高26米、10层,能容纳近80辆车的长春市第一个景观式立体停车楼。在停车场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主体结构已完成,地下车库全部完成。该停车楼投入使用后,车辆停在停车楼入口的传送带上,在控制系统的操作下,经过传送带的运输,就能顺利上升到空余车位楼层并安全停靠。
除了立体停车楼,为了满足各种车辆停靠,地下一层也将成为车辆最好的港湾。“停车楼在夜晚时将借助灯光和自身的装饰效果,呈现出大树等造型,跟公园融为一体。”工作人员介绍说。
http://n.sina-fyssmme5807763.jpg
加入更多的设计元素让建筑看起来更加美丽
旧红砖做外饰 重塑历史印记从公园的入口进入,沿着车辆行驶路线前行,最先在左侧建筑群看到几栋红砖墙面的建筑。仔细一问,这里是第六净水车间、引松泵站等设施,是保留改造的建筑组团之一。整个文化园占地面积30.2万平方米,其中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包含了36栋建筑。根据历史价值、结构功能情况、产权情况三个原则,确定改造建筑15栋、原拆原建建筑10栋、文保建筑修缮11栋。
“别看这里旧,这可是我们花大力气建造出来的。”施工方负责人介绍说,这里的红砖都是原有建筑拆下来的,目的就是尽可能还原老工业建筑风貌。“拆除下来的旧红砖不够了,我们就到一些老旧小区拆迁现场,花钱去买旧红砖。”负责人笑着说。
http://n.sina-fyssmme5807780.jpg
第五净水车间
不仅这里的建筑组群有年代感,园区内的部分路面也能找到废旧材料再利用的痕迹。记者在一片正在移植树木的区域看到,地面铺设的砖就是利用厂区内原有的旧边石。行走在上面,让人从心底产生一种怀旧的感觉。
继续前行,就来到原来的第五净水车间、沉淀池的位置。记者了解到,在施工时,考虑到这里原有建筑的结构状况良好,设计仍以保持建筑原貌为主,只将被破坏的门窗更新,其余都保留原来的样子。
http://n.sina-fyssmme5807674.jpg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游客服务中心
树木增多 野兔窝被保护除了古建筑,公园内原有的生态也都被保护起来。记者了解到,设计施工方在设计初期走访时,看到园内有很多小松鼠、野兔子。“建成后,园内原有的野兔窝仍在。”工作人员说。据介绍,园区内的动物有松鼠、野兔、野鸡、刺猬、喜鹊等,通过周全的保护措施,这里的原生态不被破坏。
同时,园区内植被情况也非常好,绿化覆盖率达到77%,杨树、柳树、黑松及一些果树让这里成了“绿色大氧吧”。
看完之后有木有很期待呢?
反正小编是迫不及待想要去看看啦~
10月1日走起吧~
http://n.sina-fyssmme4600457.gif
来源:吉网
http://n.sina-fykqmrv6823308.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