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讯(记者张力军)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省粮食局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他们提出,奋斗之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为总抓手,协调“购销储运加”有序运转,全面开创粮食流通新局面。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主要是,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落实“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打造吉林大米“白金名片”、玉米“黄金名片”、杂粮杂豆“健康名片”,力争全省粮食优质品率提升10%,带动农民增收10%。突出品牌引领,强化主体示范,加强质量管控,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建设产后服务体系。适应规模化种植需要,满足新型经营主体储粮需求,依托粮食企业仓储资源优势,今年在10个粮食主产县和农户储粮安全有隐患的市县建设90个专业化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种粮农户开展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同时,发挥我省储粮自然环境、仓储管理、存量资产优势,引导销区企业集团实施兼并重组,建立一批粮食生产、收储、加工基地,把我省由国家的“大粮仓”打造成“大储粮仓”。
探索完善粮食市场化收购新机制。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落实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深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加强市场监测和形势研判,强化指导服务,激发多元主体入市活力。建立市场化条件下的粮食收购资金筹措长效机制,继续发挥玉米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增信担保功能,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拓宽多元主体融资渠道;落实首审负责、运行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增信贷款运行安全。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为主导,储备企业为补充的收购新机制。2018年收购粮食550亿斤,避免出现农民卖粮难。
千方百计扩大粮食销售。加强产销深度合作,创新合作方式,扩大代收代储和异地储备规模,拓宽粮食销售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出台有利于我省的去库存政策,落实加工奖补政策,扩大就地加工转化数量。全年销售及加工转化550亿斤。
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大“一规定两守则”贯彻执行力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储粮“两个安全”。运用先进信息化手段和工具,打造省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大力推进6S管理,推行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