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pload.chinaz.com/2014/0116/1389850885657.jpg
“点对点”估计会成为今后一段互联网的热点概念。它之前在微博PK门户中示现过一次,当下在电商,未来一定会渗透到每个互联网领域。
张小龙最近对新华社说了这样一段话:微信启动的是点对点的革命,对传统企业是个利好。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客户,他们需要一种通讯或者连接的能力,与其消费者关联起来。
“点对点的革命”,革谁的命?
跟“点对点”这种连接形式对应的,自然该是“点对一”的形式。
传统互联网里实现商户跟用户连接的,是淘宝体系。它就是点对一。所有商户跟淘宝连接,淘宝再跟所有用户连接。淘宝是商户跟用户之间的屏障。要通过这道屏障,用户需要搜索,商户需要购买搜索广告。它们并没直接连接,没长远关系。
这也就是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平台”。
点对点的形式,比如微信公众号直接被用户关注,直接获取信息,完成交易。搜索消失,广告也消失。广告也会最终作为成本被追加到商品价格里,商品价格有更低的可能。在这个模式里,用户和商户都获得了利益。它们不需要横在中间的一道抽税的官府。
微信不是“平台”,而是“通道”。平台是主宰性,通道是服务性。平台淘宝有点像政府的管制,通道微信则是供需自主见面的枢纽。
微信象水,承载你,你想到哪里你就到哪里。通道本如此。淘宝象风,吹动你,想你到哪里你就到哪里。平台是“王”。
张小龙这一段话,实际上是对马化腾更早前一句话的背书:腾讯是传统行业的合作者,而阿里是传统行业的摧毁者。
于是很多人会信下面一个推论:微信的电商生态会是未来,淘宝的电商生态是过去。一个商户这样形容:淘宝代表的是电子商务的奴隶或者封建社会,商户都是割肉的奴隶或者交税的农户。微信可能会开启资本主义社会,商户会有独立和自由的商权。
传统门户就正类似淘宝,微博就类似微信,不过流动的是资讯而不是商品。这两个时代的交替之前已经上演过一次。门户没有死掉,但微博无可争议的取代门户成为主流的资讯扩散和舆论阵地。
通道能替代平台,背景是移动互联网。引用一段:
“商品在工厂,在仓库,在货架,在虚拟的线上和线下都不要紧,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起来,再通过网络上的各自“通道”,直达消费者。归根结底,互联网的信息流直通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还要一个专门的购物“平台”“万能的淘宝”才能找到商品吗?互联网的革命性,决定了消费者购物不需要收费站的隔离,也决定了卖家必然走向开放式经营。”
如上是铺垫,下面是推论:
1、淘宝系IPO的1000亿美金市值将受到极大拷问。因为“平台+收税”模式必定要过去。淘宝的广告必定会被微信这样的通道釜底抽薪。若淘宝靠继续压榨商户维持增长和利润以1000亿上市,那它难免成为第二个阿里巴巴,再次透支阿里系的声誉。若淘宝配合来往、新浪微博转变自身的定位,帮助商户跟用户直接连接,那淘宝的营收和利润则会下跌,难以支撑1000亿市值。
当然,淘宝很可能会在二难中选择前者。
峰哥收到的最新消息是,淘宝将在2014第三季度香港上市,并且跟港交所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不采取之前提出的合伙人制度,但通过一定的安排在董事会上保持一定的影响力。若是去美国上市,则无论是支付宝原罪、还是假货、以及当下的业务模式,淘宝则无法避免被做空。
2、马云做来往,绝非权宜之计,或只是打击腾讯,“把球踢到对方的半场”。必须做来往,阿里才有未来。阿里当然也可以依靠同样是“点对点”的微博,但第一,电商氛围会加速微博的衰落,第二,阿里只占新浪微博的小股。
所以来往在巩固一定用户量之后,必须跟中移动这样量级的伙伴合作,才可能在未来的“通道”世界里继续留在电商生态这个竞技场里。
3、马云几年前说过,阿里“带着望远镜都看不到对手”。现在看,马云可能注定是上一个时代的互联网霸主。他不具备下一个时代的思维。当然,马化腾和张小龙们也未必是提前看到了下一个时代。也许只是他们的站位和所具有的源能力要比老马更适合下一个时代。
峰哥信一点,虽然人做的事会反过来滋养这个人的源初的个性,但确实是源初的个性最先导致他去选择相应的事。平台和通道的差别,风和水的差别,其实这个比喻跟两家公司CEO的个性也挺神似。与人相处,马云多半是以一个主宰者和鼓动者出现的,马化腾习惯是以一个倾听者和响应者出现的。
4、有个创业者说:“自然垄断比行政垄断具有更加可怕的后果,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强大,让我们有窒息的感觉。”所以制衡更加被渴望。期望年近50的马云还能带领阿里转变自己的基因,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丁磊在易信发布会上所说:我们要合力拉住腾讯这匹脱缰的野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