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州4所高校的19名在校大学生,边读书边开理发店,豪言要颠覆高校及周边的传统理发体验,打造中国高校第一个互联网理发体验平台。这个通过众筹打造的“发学院”创业项目,在短短半年时间筹集到了超过100万元的资金。
https://changye.kuhao123.com/uploads/2017/02/QQ截图20170226162756.jpg
他们自主开发了网上预约平台,尝到了高校“互联网+理发”的头啖汤,一口气开了3家理发店,目前粉丝达到了3万多人,理发店已经实现了盈利。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在今年7月完成广州五山、大学城、龙洞3个高校区的店面布局,完成发学院平台的第一个创业项目的孵化并公司化运营。
然而这个项目的创新点或者核心竞争力在哪?不管是创业者本身还是创业导师,对项目容易复制都心存担忧。这就意味着,店面快速扩张后的管理可能是个大问题。
高校理发店:边喝咖啡边读书,还有驻场歌手
手机连接免费Wi-Fi,坐在“书吧”安静地读一本书,也可以在“水吧”点一杯咖啡度过难得的悠闲时光,耳边还有驻场歌手的表演……这里并不是咖啡馆,也不是休闲书店,而是一间开在高校里的理发店。
最近,广州天河的五山高校区,接连出现了3家名为“发学院”的理发店,顾客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理发时间,并进行在线支付,主打社区友好环境体验,受到高校学生的热捧。
23岁的杨伟杰是“发学院”的联合创始人和CEO,他同时还是华南农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杨伟杰告诉南都记者,“发学院”创业项目的想法来自于女同学吕永青的一次抱怨。吕永青是华南农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发学院”的首席运营官。
“吕永青是一名典型的工科女,平时也有美美哒的需求,但是学校里的理发店比较简陋,满足不了需求,外面的理发店又远又贵,于是我们就想,如果开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理发店会怎么样。”杨伟杰这样告诉南都记者。
经过调研走访,杨伟杰发现,同学们对高校周边的理发店普遍“吐槽”很多,很多同学都不满意校门口的理发环境、态度、技术,也不满意昂贵、质量不高的洗护用品,“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努力,革新同学们的理发体验。”
Crazy的目标:中国高校首个互联网理发体验平台
大学生开理发店,并不是高大上的创业选择,“我们开始也遇到了很多不理解的声音”,杨伟杰回忆说,但最让他意外的是,他们的众筹项目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成为在校大学生“双创”的明星项目。
“我们100万的启动资金,完全没有去任何网络平台运作,全部来自身边的朋友、同学。几乎所有的众筹人都是身边认识的朋友,要么线上要么线下,都认识的。”
学校的鼓励和支持,让杨伟杰和吕永青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2015年10月底,第一家“发学院”理发店在华南农业大学正式营业。吕永青建议,就用英文crazy作为理发店的LOGO。
很快,理发店就盈利了,尝到创业甜头的团队一口气就开了3家连锁店。“我们的目标是改变高校及周边的传统理发体验,建设最受高校学生喜爱的美发中心,打造中国高校第一个互联网理发体验平台,进而成为引领高校潮流的风向标。”吕永青说。
美发业“小白”:请来的发型师7天就走人了
不过,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虽然有着不错的点子,可对于美容美发行业而言,杨伟杰、吕永青等学生无疑还是一群“小白”。
“我们去招聘发型师,很多发型师都看不上我们,因为觉得我们不懂行,有些则是糊弄我们,我们自己一路摸索过来,也吃了很多亏。”杨伟杰说,隔行如隔山,再加上学生创业,给出的待遇标准不可能跟市场上的理发店相比,发型师队伍极其不稳定。
“最初,发型师队伍极其不稳定,有个发型师呆了7天就走了,很尴尬。”杨伟杰说,直到最近,发型师的队伍才算得上真正稳定了下来。“现在我们一共有17位发型师,最长的工作资历有15年。”
逐渐稳定的不仅仅是发型师的队伍,短短半年时间,“发学院”的联合创始团队就达到了19人,他们分别就读于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吕永青说,大家都是90后,年龄最小的生于1996年,年龄最大的就是CEO杨伟杰,今年23岁。
项目目前也已经实现了学生公司化自主运营。2015年12月,他们还成立了美发公司,由学生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公司还设立了董事会、经营管理委员会、股东代表、各门店店长以及员工等机构以及人员,建立健全了风险与财务监控机制。“我们现在采用的是轮值CEO的制度,让有能力者都有机会得到锻炼”,联合创始人杨伟杰介绍说。
未来的“生意经”:高校美发市场的潜力巨大
杨伟杰告诉记者,团队自行开发了理发店网上预约平台,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粉丝就达到了3万多人。通过网上预约平台,实现了“互联网+理发”的运营模式,同学们可以通过线上进行预约和支付,减少了剪发所需的等待时间。
吕永青对“发学院”的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我们的理发店不仅仅是理发服务,还提供了免费W i-Fi、书吧、产品展示区、水吧、驻场歌手等多种大学生喜欢的服务内容,社区型良好的理发环境是我们追求发展的方向。”
目前,这三家理发店都已经开始盈利。杨伟杰认为,高校美发市场的潜力巨大,“我们计划在今年7月完成广州五山、大学城、龙洞3个高校区的店面布局,预约平台的用户突破5万,完成发学院平台的第一个创业项目的孵化并公司化运营。”
虽然当下的路走得很顺,但这样的理发店模式担不担心被人复制?对此杨伟杰坦言,说不担心是假的。“从我们来说,只能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门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客观察
核心竞争力是问题,容易被复制要警惕
最近采访的一个已经算得上是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提及自己的创业经历,他总结了一句话,“创业就是一个坑,创业经历就是一路坑过来。”再看“发学院”CEO杨伟杰说起,最初被发型师“瞧不上”,心有戚戚焉。
“发学院”谈不上是技术型创业,行业也是瞄准身边的理发,似乎也与高大上无缘。但成立仅半年时间,就开了三家店,甚至开始盈利,不能不佩服杨伟杰等人市场定位抓得准,点子足够新,做事有魄力。
也有人要说了,几个大学生开个理发店,这也算得上是创业吗?其实,归根究底,无论是哪种创业,商业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杨伟杰在挑选一个合心又优秀的发型师时所耗费的心血与努力,与一个程序员面对电脑日以继夜时的吐血奋进,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样的。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发学院”的创业其实才刚刚开始,他们克服了起点的一个坑,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坑可能还有很多个。
项目的创新点或者核心竞争力在哪?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创业导师詹茜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提出疑问,“要实现O2O其实也不难,这样的话只要其他理发店也实现了O2O,这个项目看起来的一大亮点也就轻易被复制了。”当然,她也肯定了从学生角度出发来看,项目还是很成功的。
“以理发作为创业项目,站在市场的角度上来说,有可行性,考虑到了市场的刚性需求。”詹茜表示,杨伟杰等人抓住了同行在该市场领域中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所在,质量低,环境差,价格高,顾客满意度低。首先建立了O2O平台,实现线上消费,线下体验,同时,节省理发前的等待时间,“可以说解决了顾客群体消费时的一个痛点,过长的等待时间是理发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詹茜认为,“发学院”项目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优于同行的店面环境,如店里配套书吧等多种设施,环境舒适,在解决理发需求的同时,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而且这些服务较切合学生的喜好,能够起到一定的粘性作业。这些都是这个项目非常可取的地方。”
资金方面,詹茜表示,现在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其实比较容易。既有政策的鼓励,也有学校的支持,学生可以通过贷款、众筹等获取项目启动资金,难度已经比之前有所降低。团队及时建立了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制度的确立确保项目有效持续的运转,实现了运营的可行性。
但她同时也注意到,“发学院”要扩张,将来须主要考虑发艺师傅和店面快速扩张后的管理。此外,她对发学院团队的轮值CEO制度也提出了疑问。“虽然可以让每个团队成员得到锻炼,但是给人员架构带来的不稳定性会对管理造成风险,而且该如何确保每个轮值的成员有足够能力也是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页:
[1]